陶勇,年那场令人愤怒的伤医案受害者,他受伤后尽力传达的明亮和善意,让公众记住了他的名字,也记住了他的医者仁心。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那场公共事件发生之前,陶勇以医生之外的科技创业者身份默默耕耘了数年,他以专业和信念,证明了一个被外界认定为“不可能”的公司的价值,如今这家公司进入快速成长期,将为他热爱的眼科医学带来新的秩序。
年4月8日,陶勇创立的眼科精准检验专业机构智德检验完成万元Pre-A轮融资,由北极光创投领投,远毅资本及谭智博士跟投。此轮融资之后年第一季度智德董事会通过了老股东远毅资本追加Pre-A+轮的投资计划,智德的资本化运作走上正轨,目前A轮融资计划也在进行中。
接连收获两笔融资,但这距离智德年创立已经过去数年,在陶勇眼中,这两笔来之不易的融资,有更踏实的意义。
智德检验创始人陶勇医生(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正常的创业思路,一般是先认准一个商机,快速融资,做大做强。但我当初创立智德检验的原因很纯粹,这就是我的梦想。”陶勇接受医药魔方Invest专访时说,“就像运动员需要在赛场上奔跑,舞蹈家需要在舞台上表演,我热爱处理眼科领域中的各种疑难杂症,科技是我的竞技场,所以创立一家科技驱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借助商业的力量让眼科精准医学更快落地,是顺理成章的事。”
“我创业时对智德有充分的信心,精准医学是大势所驱,但难的是在当时说服市场和投资人。智德检验所专注的眼内液检验并不是一个‘Fast-follow’(快速模仿)的事,实际上直到今天为止全世界专业做眼内液第三方检验的公司也仅智德一家,这是’First-in-class’的创新,国外没有对标公司,投资人不相信这有商业机会,也不愿意投资。”陶勇讲到。
初期外部融资的困难,并没有让陶勇怯步,他选择放慢速度,一点一滴用实践去描摹出这件被认为不可能事情的价值。
用实践证明
“很长一段时间,智德是靠着眼科检验的刚需活下来的,赚一点钱雇一个人,再赚一点钱买台机器,维持着一个相对缓慢的运营模式,但我们的信念一直没有改变。”陶勇回忆说。
如此相信智德检验的价值,源于陶勇对眼科行业发展趋势,敏锐而专业的洞察和判断。
尽管在肿瘤、生育等领域精准检测已经成为“标配”,如肿瘤领域的二代基因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新生儿领域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Non-InvasivePrenatalTesting,NIPT)等在市场中已经逐渐普及,但医生凭个人经验做判断仍然是主流,眼科领域更是如此,这造成的客观标准不统一,是引发医患矛盾的一个关键导火索。
“过去眼科疾病的诊疗主要靠经验和影像手段,这中间存在两个核心问题。第一,虽然影像学很直观,‘所见即所得’,但它存在一个问题是‘所见即晚期’,通常眼科疾病的各种表现非常直观的时候,眼疾已经进入晚期,眼睛又是极为敏感的器官,很多眼病是不可逆的,早期变现不典型时,经验容易迷惑,影像无法识别,没有其他精准诊断手段,会错过早期最佳治疗时期。”陶勇说。
“第二,仅凭借经验和影像手段,医生的诊疗很难有客观的标准,常常是眼病患者,医院,都是专家做出的判断,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无法说服谁,因为没有一个客观的精准检验标准,这不止影响医生的专业判断,也会使医患之间产生巨大的信任危机。”陶勇补充说。
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精准医疗计划,中国医学领域的精准医疗从理论研究到技术研发,再到临床应用也一直处于快速发展中。陶勇表示:“医学不可能永远是模糊的经验主义,精准医疗这一需求切实存在,眼科领域不可能永远是处于真空状态,也正在迎来精准检验的冲击。”
正是基于这一系列的分析和判断,陶勇对当时在中国尚不存在的眼内液第三方检验市场充满信心,并一点一滴用实践,拼出了这个创新领域的机会蓝图。
6年时间,智德检验完成了30多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医院送检的6万余份标本检测,充分验证了眼内液检测在中国具备的商业市场价值。
“眼科精准检测,在中国具有市场机会,我认为有3点原因。第一点,第三方医学检验在国家政策推动和支持下合法合规,而经历近10年的行业快速发展以及近期新冠检测引发对病因检测的公众意识普及,引导大众心理上能接受。第二点,眼所提供的视觉信息占据人接受信息的90%以上,且眼很敏感,疾病不可逆,患者从使用意愿上刚需痛点足够。第三点,智德检验作为先行者能够在医生群体和患者群体里率先建立品牌和口碑,能够获得用户信任。”陶勇分析说。
过程中,依托国内外领先的二代测序检测平台、免疫检测平台、PCR平台在内的设备及系统,再加上自研的分析软件及一流分析团队,智德检验也不断发展自身的能力,目前可开展多达余项项目检测。
6年看似漫长的时间洗练,陶勇不仅带领智德检验验证了自身的价值,打磨了产品和服务能力,更在挑战中收获了真正拥有共同使命的战友,这是能支撑智德检验走得更远的真正内在动力。
真正的战友,让你战无不胜
当被问及6年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陶医生思考了片刻,给出答案:初心。
6年间,智德检验的核心股东曾经遭遇两波流失,而陶勇将之视为宝贵的试金石,这些人来人往,让智德检验沉淀下来了真正同行的战友。
陶勇至今记得,一位核心股东告知他希望退出智德检验时的情形:陶勇和这位股东促膝长谈了一个晚上,但他最终还是决定离开。
“那个时候,智德并不是遇上了麻烦,相反是闯过了一个关键的坎儿,估值会迅速上升一个台阶,对他而言,卖掉股份立刻套现能够马上获得一笔财富,在虚无缥缈的梦想和触手可及的财富面前,他选择了后者。”陶勇说。
“我能够理解他的选择,毕竟在一线城市打拼都很不容易,用精准医学的梦想去捆住任何人都不公平。但度过那些难关后,我回头再看这些人来人往,留下来的都是真正志同道合的人,大家都看好眼科精准检验,并愿意为此付出心血。”陶勇补充说。
陶勇至今记得自己创立智德检验的初心,亦如他反复讲到自己“天下无盲”的愿景,他希望用科技将光明带给眼疾患者,用人文去温暖患者的内心,“智”为科技,“德”为人文,智德检验由此得名。
“我在智德团队中,更多担当精神引领和专业指导的角色,智德团队有爱也有温度,更因为有共同的愿景而凝聚力很强,有这样的战友,我们战无不胜。”陶勇讲到。
那些打不倒你的,会成为伙伴
实际上,智德检验用6年时间,从诞生到独立成长,确属不易。在创业之初,就有声音质疑,认为智德检验这样一家专注于眼内液第三方检验的公司,可能会被体量和实力更强的第三方检验巨头挤压生路,或直接吞并。
但至今为止,智德检验仍然骄傲而独立地生长着,这一方面基于第三方检测行业整体专业化趋势带来的助力,更因为陶勇带领智德检验锻造而出的专业壁垒。
“实质上,眼科精准检验无论是资金、设备、规模、人员等等都不是核心因素,决定能不能做成的关键在于专业能力,这不是用钱就能堆出来的。”陶勇说。
陶勇进一步分析,智德检验通过0.1毫升眼内液检测上万种成分,对于非眼科特检公司来说0.1毫升的样本量太少了,更何谈结果精准度和灵敏度;其次,因为眼科精准医疗仍处在初步学习的阶段,很多临床医生对于一些眼科检验的指标意义都还不完全清楚的情况下,大型的检验所由于专业壁垒的限制,无法做到科学的售后服务并且解释每一项检测的意义。这两点原因使得智德检验扛得住被大型检验所吞并的考验。
“那些打不倒你的,最后都成了朋友。”陶勇笑言,“智德检验创立6年,没有一家大型检验机构选择吞并我们或者恶性竞争,相反它们还主动向智德检验寻求合作。”
自研产品,走出国门
而在现有的第三方检测服务业务场景之下,陶勇还带领智德检验的团队瞄向更远的蓝图:由服务延伸到产品,由国内走向全球。
当前,智德检验主打的检测产品则包括泪液免疫成分检测、眼内液免疫成分检测、眼内液病原微生物检测、眼内液和泪液采集装置。据悉,智德检验在今年还预期投入部分治疗检测产品研发,例如用于眼表液检测试纸条、治疗眼底疾病和干眼症的工程化外泌体。
陶勇表示:“下一阶段智德检验主要的研发领域聚焦眼表液检验,也就是泪液,可用于干眼症、过敏性结膜炎、沙眼、病毒性角结膜炎(红眼病)等病症的检测。”
相比于眼内液检测,眼表液检验最大的挑战在于其相当微量的样本量,甚至不到0.5微升。智德检验在这个领域的第一款产品:泪液IgE检测试纸条已经完成了所有的临床实验,目前正在等待批复。
智德检验方面表示,相比于日本同类产品采集时间长,患者比较痛苦且仅72%的灵敏度,智德检验试纸只需数秒,过程舒适,灵敏度更是高达95%。
智德检验在此产品研发上比海外具备优势,并非偶然。基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及医疗卫生水平地区间的巨大差距,智德检验在眼科精准检验上获得了明显的样本积累优势,加之智德检验不断与海外研究机构达成合作,使得它能够对全球多国在眼科精准检测的优势博采众长,成为全球眼科精准检测的创新高地。
事实上,智德检验已经与美国波士顿大学、日本九州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印度LV普拉萨德眼科研究所等国际、国内一流科研院所开展业务交流与研发合作。
“眼科精准检验,不同国家或地区擅长的技能点不同,比如美国擅长眼内淋巴瘤检测,日本毕竟擅长眼科病毒检测,印度比较擅长眼科结核分支杆菌检验,而中国则因为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更具备检验优势和样本积累优势,更可能聚满各家的技术,做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眼科精准检验系统,在这方面我们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很多国外的机构现在反而向我们在取经。”陶勇说。
“正是因为我们做的事情,全球没有其他人做过,所以当初找不到对标的公司。也因为我们做的事情如此独特,所以出海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东西。”陶勇讲到。
新冠疫情的反复,让创业者陶勇,感受到了对智德检验业务带来的冲击,疫情不时的封控,让医院的患者就诊,标本的物流运输都面临巨大挑战。
对此,智德检验仍然积极行动,在无锡建立新的医学检验所,“一南一北”两所扩大服务半径,加快标本的运送,同时为临床医生配备了专门用于眼科检验送检的套包、小冰箱等措施,以保证在疫情物流限制的情况下标本不会面临变质风险,通过精细化运营减少损失,保持增长。
陶勇提到,疫情的封控风险也刺激了智德检验团队的正面思考,智德检验正在开发眼科体外诊断试剂和快检产品,能够摆脱第三方检验模式从医生取标本到快递员到冷链运输再到实验室出报告漫长的过程,提升效率节省时间,同时降低物流运输过程中的风险。
而作为一线的科技创业者,陶勇也敏锐感受到年开年以来二级市场医药板块的悲观情绪,许多公司股价腰斩,面临生存问题,融资更加困难。他在采访最后,提供了自己对这场危机的正面思考:
无论做医生,还是做企业,作为人总会遇上意想得到或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是只要你心中有目标,风雨不折腰。当你坚定地把你做的事当作为使命,就能收获源源不断的动力。
近几年,我在人生中直面了很多困难,无论是那场恶性伤医事件,还是创业过程中曾经的合伙人分崩离析,当你度过之后回头看都变成了一种动力和财富。因为那些打不倒你的苦难中,也藏着滋养你的营养和动力。
现在仍然坚持在一线的医生、企业家、创业者、投资人,我们要继续勇往直前,坚持我们的梦想,只要坚持相信和行动,春天一定会到来。
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信息如有疏漏,欢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