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医路
为/增/进/珠/城/百/姓/健/康/努/力
他们是最能直接帮助到别人的人,有成就感、更有使命感,不断在学习,一直在上班,常常在帮助,总是在安慰,在疾病面前,他们竭尽全力,是平凡世界里的英雄……
医院
科室简介
医院心血管内科是安徽省临床重点特色专科,始建于70年代,经过近50余年的发展,特别是近20余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培养与引进了一批优秀的骨干人才,不断加强与国内、省内各大心脏中心的技术交流与学术合作,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技术水平迅速提高,部分技术水平已达到或接近国家级、部级心血管病治疗中心水平,年被评为省级心血管病临床重点特色专科。年通过国家房颤中心认证,获得安徽省优秀房颤中心称号。科室共有75张床位,专业团队拥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6人,硕士研究生3人,共40余位医护人员。科室配备有美国太空中央监护一套(10张床),2台除颤仪,1台主动脉球囊反搏泵(IABP)、美国太空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心电图,动态血压检测,心脏彩超室3个,拥有现代化的心脏介入导管室1间,配备菲利浦AlluraXperFD20数字平板大型心血管造影机(DSA)、64导心脏电生理仪、美国强生公司三维磁电导航心脏电生理系统(Carto3)、冷盐水灌注射频消融仪、冠脉内超声(IVUS)、冠脉内旋磨仪等大批先进的心血管介入治疗设备,以及美国GE公司排螺旋CT、3.0磁共振仪等,打造了一个高精尖的医疗平台,使心血管疾病检查医院最高水平,介入手术的质和量近年均有了突破性发展。科室设立心脏重症抢救治疗重症病房,进一步提高心脏重症的抢救成功率。自年以来常规独立开展各类心脏介入手术已整整30年,目前已成功完成各类心脏介入手术余例,成功率达99.9%。
支部风采
李科民,内科支部纪检委员,市科协副主席,主任医师,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安徽心脏重症专家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安徽心电生理和起搏学分会委员、蚌埠市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心血管病质量控制委员会委员、安徽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蚌埠心脏重症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在美国普林斯顿医疗中心、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从事心脏介入工作20余年,成功完成各类心脏介入手术近万例。主持完成《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术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科研课题,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蚌埠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对疑难危重心脏病、复杂心律失常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的介入治疗(PCI+支架),包括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以及应用冠脉内超声技术(IVUS)技术指导复杂冠脉介入手术,在慢性闭塞病变、糖尿病合并多支血管病变、分叉病变、左主干病变的治疗有较高水平。擅长复杂心律失常的诊治,包括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心脏起搏器安置术、阵发性室上速、房颤、房扑、频发室性早搏等的射频消融术。独立开展冠脉内旋磨术治疗钙化冠脉病变(复杂病变),三维磁电导航标测系统下射频消融术,对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术取得显著效果,提高了射频消融术治疗心律失常的成功率。
彭锦妹,预备*员,任职期间共发表CN级护理专业论文9篇。年担任蚌埠市内科护理学会常务委员,年任安徽省心血管内科护理学会委员。先后获得以下荣誉:年获得蚌埠市“十佳护士”称号,年度被评为市卫生局年度十佳护士长,年蚌埠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颁发的年度市事业单位年度三等功,年蚌埠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颁发的年度市事业单位年度三等功,-年获得医院“优秀护士长”称号年获得蚌埠市卫建委“最美护士”称号。
疫情期间,主动报名作为一院第二批参加援助新冠医院(五院发热二病区)的护理救治工作,全面接管发热二病区的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带领护士们熟悉环境,掌握各项工作流程,严格执行与五院各部门的联络和沟通,千丝万缕和千头万绪的工作在短短半天时间内迅速掌握,认真配合医生和疾控中心工作,落实每一项制度内容,从进院到结束的10天内,没有休息半天,为了保障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零差错,在五院援助期间,认真负责的工作精神得到了五院各部门的肯定,圆满完成此次护理任务!
医院
科室简介
医院眼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科室,医院建成初期,现为蚌埠市临床重点专科,是蚌埠市眼科疾病研究所、蚌埠市低视力康复中心所在地,医院眼科同时是蚌埠市残联防盲及低视力康复指导单位和蚌埠市质控中心牵头单位,拥有独立的眼科病区及手术室,核定床位数65张,用房面积近㎡医院眼科是一个人员结构合理,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先进集体,现有人员38人,其中*员9人,科室主任、护士长均为*员。这是一个由*员领导着的爱*敬*、*民一心的集体。多年来,科室以精湛医术、良好医德和真情服务,赢得了区域百姓的信赖,曾获蚌埠市五一巾帼标兵岗、蚌埠市诚信群体、共产*员先锋岗、医院抗击疫情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医院眼科于每周四下午组织全科医护人员进行线上课堂、线下专家授课等各种形式的学习,建设学习型科室,全员实现自我超越,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有效提高全科职工的学习力和创新力,进而提高整体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通过全科人员共同努力,年新增儿童斜弱视专科门诊,年新增干眼症专科门诊,自年起,二院眼科承担着国家“百万白内障复明工程”活动,一共为多位白内障患者施行了成功的手术治疗,并多次组织举办关爱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公益活动。
支部风采
陈志萍,医院眼科*支部书记,科室主任,副主任医师,蚌埠市眼科学会委员、蚌埠市司法鉴定专家库成员,从事眼科工作35年,擅长眼科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脱离、斜视、泪道阻塞及眼睑下垂等整形美容手术,善于钻研解决专业的复杂疑难病,对眼底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人们常说,眼科是守护光明的“圣地”,眼科医生也通常被称为“光明使者”。在这片时常与黑暗作斗争的世界里,陈志萍主任已耕耘了30多年。在眼科门诊专家诊室、在眼科病区检查室或手术台上,几十年如一日,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体贴和关爱,善待每一位患者,经她诊断和治疗痊愈的患者已记不清有多少人。不懈的努力让陈志萍的业务能力迅速提升,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和敬重。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她严格管理、勇于担当,带领全科同志,立足岗位,严格管理,务实创新,锐意进取,他们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扎实的成绩,用一颗颗红心点亮医院眼科这颗闪亮的“启明星”。陈志萍在平凡的岗位上,以实际行动书写着“德艺双馨”的时代旋律,彰显了“医者仁心”的宗旨本色。她先后获得安徽省三八红旗手、蚌埠市三八红旗手、蚌埠市劳动模范、市五一劳动奖章、市五一巾帼标兵、珠城健康卫士、市医保好医生、蚌埠白内障复明工程先进个人、市卫健委优秀共产*员等荣誉称号。中共*员杨开华,现任医院眼科护士长,主管护师,从事护理工作三十余年,她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始终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护理服务,曾受到市记功、卫生局嘉奖表彰,医院优秀共产*员、先进工作者,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业绩,面对老人在院内突发窒息事件的生死竞速考验,她勇于上前伸出援手,果断采取措施,帮助老人转危为安,彰显出医务人员的妙手仁心和共产*员的使命担当。面对众人的交口称赞,她谦虚地说“作为医护人员,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就是我们的天职,医院还是在外面碰见这种突发情况,我都会第一时间冲上去。”多年来,正是在这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精神的鼓舞下,她始终以共产*员吃苦耐劳的作风,细心谨慎的态度,任劳任怨的精神,带领科室护理团队秉承服务患者的理念,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坚持开展眼科疾病的健康宣教及科普宣传,为切实服务好广大患者而不懈努力,得到患者和家属的广泛认可。
医院
科室简介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始建于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科室已发展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蚌埠市有较强影响力的临床科室。是国家首批住院医师及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蚌埠医学院五年制本科医学生教学任务,是蚌埠医学院硕士培养点;蚌埠市“十二五”重点学科,蚌埠市肺癌质控中心主任单位。目前是国家呼吸与医院达标单位、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单位、安徽省呼吸专科联盟单位。多次积极参与和应对蚌埠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室现有编制床位50张,设有RICU病房、呼吸睡眠监护室、支气管镜室、肺功能室。医护人员28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5人,主管检验师1人,主管护师9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5人,在读研究生4人。市三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始终秉承“博学精医、仁爱和谐”的宗旨,不断提高诊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护理质量,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科室长年开展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危重症病例的诊治,特别是近几年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支气管镜下良恶性肿瘤所致气道狭窄的介入治疗及内科胸腔镜的诊断和治疗。获蚌埠市科技进步奖一项,近年来开展科研项目3项。先后获院“*员先锋示范岗”、年度、年度“优质服务先进科室示范窗口”荣誉称号。
支部风采
钱朝霞,蚌埠三院内儿总支一支部书记,主任医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蚌埠医学院兼职教授。安徽省抗癌协会肺癌介入专委会常委、省预防与控制医学会呼吸专委会常委、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结核病学分会委员;省医师协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睡眠学分会委员、省老年医学会呼吸专委会委员;蚌埠市肺癌专业质控中心主任、职业健康体检质控中心主任。近三年主持及参与市级科研课题1项,蚌埠医学院自然科学类科研课题2项,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曾荣获市级科学技术一等奖一次;先后获卫健委优秀共产*员、蚌埠市三八红旗手,多次获院优秀共产*员和优秀*务工作者称号。钱朝霞始终秉承“博学精医、仁爱和谐”的院训,带领科室人员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努力提高科室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高患者满意度。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身先士卒,不怕危险,敢于担当,吃苦耐劳。担任蚌埠市新型冠状病*肺炎诊疗专家组组长,参加蚌埠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领导小组的疫情分析,负责全市及本院发热门诊的疑似病人会诊,结合当时国家最新版诊疗方案,制定《新冠肺炎的处理流程》和《新冠肺炎分型和严重程度判断标准》,开展医生培训,在统筹指导全市疫情防控诊疗工作的同时,钱朝霞更是管理着本院三个留观病区和五个发热病区,为抗疫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中共*员顾有芬,现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主管护师。安徽省护理学会呼吸内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蚌埠市护理学会第一届肿瘤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抗击疫情,冲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担当与使命。年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爆发蔓延全国。1月27日科室收治了一名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科室立即成立留观病房,顾有芬亲自对留观病房按照要求进行区域划分,亲自与同事转移患者至留观病房,安排患者进行相关治疗护理。患者确诊转院治疗后,亲自消*确诊患者所住所有病房,同时管理呼吸科和留观病区,为了保证患者安全和防止意外,连续4天4夜24小时在科室工作。2月14日科室改为发热病区,收治发热患者,患者入院后要行咽拭子采样进行核酸检测,采样时有时患者痰液会喷溅到面部,具有很大危险性,顾有芬同志主动承担了此项工作。从事临床工作26年,始终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把患者安全与需求放在首位。工作中严于律己、任劳任怨,以身作则,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到吃苦在前,危险的工作先上!关心体贴患者,千方百计为患者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收到多面锦旗和感谢信。、、年被评为优秀护士,年被评为标兵护士,、年被评为优秀护士长;年局嘉奖;、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员。医院开展的“提升服务能力,改善患者就医感受”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带领科室护理人员以精湛的护理专业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
医院
科室简介
医院中医科成立于年,在院领导和科主任汪升均的带领下,逐步成长为我院的重点专科。年12月成立中医科病房,开放床位54张,现有各级医师8名,其中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4名,主管护师3名。四院中医科致力于打造中医特色病房,充分利用中医特色,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拓展医疗业务,开展的中药内服结合针灸、电针、穴位注射、闪罐、耳穴、姜疗外敷及现代理疗技术如红外线、中频理疗等技术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眩晕综合征等治疗在全市有很高的知名度。此外,中医科还开展了小针刀、整脊推拿、刺络放血、自血疗法等多项技术,增设推拿室等特色治疗室。科室充分发掘中医特色适宜技术在其优势病种中的运用,优质的医护管理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在病人中口口相传,年门诊近8千人次,出院患者超过两千人次。目前是“安徽省疼痛专科医联体合作单位”,先后获得蚌埠市巾帼文明岗和先进集体。
支部风采
汪升均,临床二支部书记,中医科兼颈肩腰腿疼痛微创治疗中心主任,疼痛硏究所所长,市百名“诚信服务明星”、市“优秀共产*员”,获“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省疼痛医学会委员,市针刀医学会常务理事,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擅长针灸、针刀、推拿微创臭氧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射频低温等离子微创手术结合臭氧治疗各种痛症。在工作中,他团结科内同志和兄弟科室,尊重前辈,关心新同志,对年轻医师、进修医师耐心带教、指导,毫无保留的传授自己所学。对待患者,他一丝不苟,尊重每一位患者和家属,真正做到了视病人如亲人。为解除患者病痛,他不怕脏、不怕累。在为患者诊治过程中,他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注意工作方式方法,给出院患者详细的书面指导后,还留下自己的手机号,方便患者和家属随时咨询病情。面对疫情,他勇担使命,主动要求参医院医院,并以蚌埠四院第一批医疗队队长出征。在诊治新冠病人工作中,采取中医特色疗法,让病人早日康复。获得“安徽省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他的医术、仁心、医德,就像一股甘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他将“人民好医生”的定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加以诠释,不忘从医初心,坚守医者之道。徐香,临床二支部宣传组织委员,中医科副护士长,年11月,医院进修学习,并取得全国第一届中医治疗专科护士的证书。
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在履行着中医专科护士的职责,并且负责组织本科室各级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督促所属人员从事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工作制度,以饱满的热情、温暖人心的言语、真挚的眼神、悉心的护理操作,为每一位患者排忧解难,送去温暖的爱心。她对工作、对病人认真负责的态度,赢来了病人、家属及各级领导的赞誉,先后获得了院“优秀共产*员”、“优秀个人”“蚌埠市五一巾帼标兵”,所带领的护理组获得年“蚌埠市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她爱岗敬业,关心集体、关心同事,关心病人,她深爱着她的职业。她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过年了,她带领全科护士亲手制作新年祝福卡送给每一位患者,取得了患者由衷的点赞!去年年初,她还积极响应组织的号召,医院签写了请战书并且于去年2月7医院的第一批医疗队正式进入传院病区工作。医院工作的第一天,她作为*员,第一个冲进隔离病房,对一起去的其他同事说:“我是*员!我先进去!”深深感染了其他同事,为大家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医院工作时,她每天都以最美丽的微笑、最亲切的语言、最体贴的护理、最饱满的工作热情来面对每一位病人。作为一名护理管理者,她带领的护理团队,凝心聚力,积极向上,充满阳光!
医院
科室简介
医院肺科创建于年,与院同龄,安徽省“十二五”临床重点特色专科、蚌埠市结核病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单位。作为蚌埠市唯一一家指定的结核病定点诊疗专科,在结核病的诊治上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练,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集临床、科研为一体的享誉医院;同时,在重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应急、救治工作中亦留下了浓墨重彩。
目前科室现有正式床位张,医护人员39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0人,糖尿病专科护士1名,健康管理师1名。先后多次派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蚌医一附院等进修学习。长期以来开展的工作有肺结核(初/复治肺结核、耐药肺结核)、肺外结核(淋巴结核、骨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腹膜炎、肠结核、泌尿、生殖器结核等)、支气管结核、支气管胸膜瘘、结核性并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伴呼吸衰竭、气胸、胸腔积液(结核性、心源性、恶性等)的诊治,同时部分承担蚌埠市职业病鉴定、学校结核病筛查等工作,结核病项目管理各项指标在省内82家市县级单位评选中名列前茅。
专科特色项目包括CT引导下肺空洞注药、氧驱动超声雾化吸入抗结核药物、支气管内膜结核及空洞性肺结核的支气管内介入治疗、顽固性气胸、液气胸使用改良负压吸引引流术、大咯血的血管介入治疗、耐药肺结核的个体化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等。目前结核科专科医疗设备有:电子支气管镜(包括便携式支气管镜)、无创呼吸机、高流量吸氧仪、心电监护、自动排痰仪等。配套检查项目包括结核菌培养+药敏、结核PCR实验室检查等。
支部风采
中共*员常先友,业务二支部第二*小组组长,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担任蚌埠市结核病质控中心主任、蚌埠市呼吸学会分会委员、安徽省防痨协会理事、安徽省防痨协会临床专委会委员。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被评为“甲型H1N1流感救治工作先进个人”、“蚌埠市第五届百名诚信服务明星”,两次荣获“优秀共产*员”称号,期间因连续考核优秀被蚌埠市人社局记“三等功”一次,年因在抗击新冠疫情工作中表现突出被评为“安徽省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光荣称号,同时被蚌埠市委宣传部评为“新时代蚌埠骄傲”称号。作为一名共产*员,他踏实进取,认真谨慎,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努力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贯穿于医疗工作中,围绕学科建设和发展尽心尽力。擅长难治性耐药肺结核、支气管结核、肺外结核、呼吸衰竭、支气管胸膜瘘、多浆膜腔积液等疾病诊治及支扩大咯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危急重症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并参与“探讨γδT细胞亚群与NK细胞在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中的免疫作用”、“多耐药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研究”、“在CT引导下经皮肺大疱生物胶粘合介入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机制研究”、“在X线引导下经皮肺结核空洞内注药术”等多项科研项目研究。中共*员倪桂蓉,现任医院肺科护士长、安徽省防痨协会委员。年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工作。工作32年来,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在临床第一线,用心服务于每一位患者。年获蚌埠市卫健委“优秀*务工作者”、蚌埠市“优秀共产*员”;年度获珠城健康卫士-优秀护士、三八红旗手;年获蚌埠好人—最美防疫人;蚌埠市五一劳动奖章。作为一名*员,临床*务工作者,她不断提高*性修养,热爱*务工作,始终医院及科室中心工作相结合,在医院建设、发展和稳定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视年长者为父母、视同龄者为朋友、视年幼者为子女”是我院的亲情服务的核心。结核科诊疗呼吸道传染病为主,科室多有70岁左右老年病人,甚至有80及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倪桂蓉护士长带领科室护理团队给患者的是更多的关爱。在日常工作中,她说的最多的就是:“病人是个弱势群体,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与爱护……”。在她的带领下,全科护理人员将生活照顾和人文关怀贯穿于诊疗服务的全过程中,从饮食、剪发、剃须到端茶倒水,甚至协助患者大小便等……使病员们亲口由衷地说出了“在病房,我有了家的感觉......”。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于2月2日,她妥善安排好肺科住院患者后,2月3医院要求,带领队员们积极筹建七楼八楼隔离病房工作。在蚌埠市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的时刻,于2月7日完成病区张床位的筹备后,带领队员进入隔病区,连续十天废寝忘食奋战,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40余人,全员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圆满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邓小平同志说:“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倪桂蓉用这句话激励着自己,默默无闻的工作在临床一线,用对护理事业的爱,对患者的爱护,获得了患者、家属及同事的尊重和职业的成就感。
END
1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