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干眼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有桂林网友称使用手机防窥膜后眼睛不适,防 [复制链接]

1#

近日,有本地网友在微博上提醒大家:千万不要用手机防窥膜。这位网友称,自己因为用了手机防窥膜,导致眼睛不适,视物不清,他觉得手机防窥膜是他视力受影响的“元凶”。

日常生活中,大家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重,其中涉及隐私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不少人都选择使用手机防窥膜,以保护自己在使用手机时的隐私。那么防窥膜真的是伤害视力的元凶吗?记者采访了相关眼科专家,请她讲讲其中的门道。

防窥膜使用很普遍

在网友讲述中提到,使用手机防窥膜一阵子后,每天起床后都感觉眼睛不舒服,特别干涩,而且看东西也看得不清楚了。他由此认为,手机防窥膜由于设计的原因,导致屏幕特别暗,从而影响了视力。

手机防窥膜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唐女士就是手机防窥膜的“粉丝”之一。唐女士说,现在大家干什么都离不开手机,有时候外出乘车、排队的时候都需要使用手机或者用手机娱乐,如果不使用手机防窥膜,周围的人尤其是左右两侧的人,其实随便瞟一眼就能看到自己手机上的内容。而使用了手机防窥膜之后,屏幕从左右两侧再看时,显示的是一片黑色,从而保护了自己的隐私。唐女士最近刚更换了一款手机防窥膜,她说,防窥效果还可以,基本左右两边的人都看不清自己手机上的内容。

手机防窥膜在购物网站上也很受欢迎,有的商家宣称“肩并肩也看不到你手机的内容”;有的商家表示可以覆盖曲面手机;还有商家直接打出防窥的角度,称技术更新到“25°防窥”,而以往的老技术都是“45°或者30°”防窥。防窥膜的价格高低不一,从几元到几百元都有。当咨询商家关于伤害视力的问题时,商家都称并没有这回事,并推荐使用“高端”防窥膜。而这些防窥膜的销量显然没有受到“伤害视力”一说的影响,很多商家都是月售十万以上。

“我认为不会伤害视力,只要买到质量比较好的,应该没问题。”唐女士说,之前她买过一款防窥膜,使用时,发现膜上会显示很多斜条纹,防窥效果不清楚,但搞得机主自己也看不清屏幕了,后来她果断更换另一款。“这一款就比较正常,就是一块黑色的膜,使用时感觉正常,但的确左右两边的人是看不到我的手机屏幕内容的。”

防窥膜并不是伤害视力的“元凶”

使用率这么普遍的防窥膜到底是不是伤害视力的元凶呢?医院眼科主任李梅表示:“视力下降跟防窥膜本身并没有关系。”李梅解释说,手机防窥膜一般都是采用一定的技术,然后改变射入手机的光线反射出的范围,从而使手机屏幕的可视角度变窄,达到防偷窥的效果,这种原理本质就是通过改变光的折射角度之类完成的,不会对视力造成伤害。

而网友说的因为使用手机防窥膜而视力模糊、视物不清,甚至有眼睛干涩的情况出现,其实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使用手机时间太长,使用手机方式不正确”导致。李梅说,长期使用电子产品,中途也不做任何休息缓解眼睛疲劳,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还喜欢躺着长时间刷手机,这样才是伤害视力的元凶。虽然手机防窥膜会降低屏幕的亮度,但如果不是长时间盯着使用,减少了眨眼的频率,也不会导致眼睛视力下降。

在临床上,李梅遇到很多年轻人,一直以来视力都保护得很好,但长时间接触手机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视力下降,干涩、流眼泪的情况,一般都是长时间盯着电子产品导致的。如果诊断出了干眼症,就意味着眼睛已经产生了病变。归根结底,手机防窥膜并不会伤害视力,只是使用者使用不当导致了视力问题。

除了过度用眼引发视力问题外,李梅总结临床病人的情况,还提醒大家,夜间长期玩手机不仅影响视力,还会形成恶性循环,从而导致失眠等一系列问题。李梅解释,很多来就诊的眼科病人都会说,自己晚上睡不着,就想着玩一会手机消遣一下再睡。结果玩起手机来,时间一下子就过去了,但大脑越来越兴奋,反而导致又睡不着了。这样一来,不仅会伤害使用者的视力,引发干眼症和浅层角膜炎等问题,还会加重失眠的问题。

保护视力要“动起来”

“眼睛发生问题,不要‘赖’手机防窥膜。”李梅提醒,如果想避免这些视力问题,就是合理科学地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

李梅建议,首先,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一定要注意休息,成年人一般是使用40分钟后就需要休息一下,可采用闭眼、远眺等方式休息眼睛。青少年儿童的话,按照我国青少年防治近视指南,其实最好不用接触电子产品,如果要使用的话,使用20分钟就是极限时间了,就要停下来休息眼睛,青少年建议多远眺,多看远处的绿色植物。

同时,预防近视等眼睛问题的最佳方式就是户外运动,对于青少年来说,户外运动可以促进眼睛的发育,预防近视等问题的产生。对于成年人来说,适当的户外运动,可以刺激身体产生多巴胺,让身心愉悦,从而促进睡眠,睡得好的话,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长时间玩手机,而且户外活动时,眼睛不断看远看近,可减轻干眼症的病症。

此外,如果要在夜间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除了注意不要长时间使用外,还需要注意“多增加一点光源”。李梅说,多增加一些背景光的话,使用者就不会为了看清楚屏幕,让眼睛高度紧张,从而有助于保护视力;同时,现在有一个研究方向表明,如果夜间使用电子产品没有其他光源,眼球本身又是一个凸透镜,它会“吸收”更多的有害光线聚焦在眼睛的黄斑处,从而导致年老时的黄斑病变。

记者苏文娟通讯员詹金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