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医院~
6.6全国爱眼日
干眼症目前是我们临床常见的多发病、高发病,据统计,大约45%的人群都在忍受干眼症的困扰。干眼症属中医“白涩症”、“神水将枯”、“神水枯瘁”、“燥症”等范畴,常见的症状有眼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痒感、畏光、眼红、视物模糊、视力波动、视疲劳、难以名状的不适。
在炎炎夏日,由于季节的气候特点及环境的影响,干眼症的发病率也高居不下。首先,夏季的气候特点是高温、多湿、多雨,盛夏气候炎热,暑热之邪为阳邪,阳性升散,导致人之肤腠开放,出汗较多,易伤津耗气而至气阴不足;
其次,长夏雨量较多,暑邪挟之湿邪,湿邪乘虚而入而困脾,脾运受困,影响气血运行,五脏六腑之精液不能上注于目导致目失精血濡养;
第三,夏季昼长夜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熬夜的行为,这包括了学生人群,白领人群,甚至老年人群。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人卧则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23-1点为子时,属胆经;1-3点为丑时,属肝经。长期熬夜,会导致肝之阴血受损,阴血不足目失濡养;
第四,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多喜欢在空调房学习、工作和休息。空调房空气湿度较低,且有风流存在,导致人的泪液蒸发较快。以上多种原因导致眼部出现干涩、疲劳、充血、视物昏花等干眼的症状。
针对夏季气候环境特点及生活习惯,预防和治疗干眼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
1、尽量避免在温度高的时间段外出,减少机体出汗的机会,如若外出出汗较多,及时补充水分。
2、尽量少使用空调,少呆在湿度较低的房间里。
使用空调要注意定时开窗通风,或者在房间里放置一台空气加湿器。保持房间湿度在30%--50%之间。
3、减少长时间使用电脑,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电脑等电子产品使用可以降低我们的眨眼频率,而眨眼是一种保护性神经反射动作,泪液层可以使泪水均匀地涂在角膜和结膜表面,以保持润湿而不干燥。一旦眨眼次数减少,直接导致泪水的量减少,而暴露在空气中的泪膜会快速蒸发,失去对眼球的保护力。有效工作的姿势和距离也是很重要的,尽量保持在60厘米上以距离,当眼睛出现疲劳时,可闭眼休息,或有意识增加眨眼次数。
4、注意饮食
长期从事电脑工作或者学生人群,要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同时增加维生素A、B1、C、E的摄入。
5、适时使用人工泪液,尤其是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来润滑眼睛。
目前市场上的人工泪液分为含防腐剂和不含防腐剂两种,由于防腐剂对我们的眼表细胞尤其是角膜结膜上皮的的*性,长期使用反而会导致干眼的加重,甚或引起不同程度的炎症。所以临床上建议使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独立包装的聚乙烯醇滴眼液等。
6、中医治疗
(1)局部按摩
最简单的就是“眼保健操”,各个年龄段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眼保健操是中医经络理论的完美体现,中医认为“目为宗脉所聚”,“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通络眼周穴位按摩可以调理气血,缓解视疲劳。
(2)熨目法
掌心相对快速摩擦,擦到感觉明显的热感,迅速把手掌扣在自己的眼睛上维持数分钟,期间的反复多做几次。可有效的加强眼周血液循环,刺激泪液分泌,减轻视疲劳。
(3)石斛杞菊茶
我们可以用枸杞子10克、菊花10克、石斛3克,用沸水浸泡十分钟后饮用,在浸泡期间可有利用蒸汽熏蒸双眼,可以起到清肝明目、滋补肝阴、祛风止痒的效果。
总的来讲,干眼症病因复杂多样,临床表现也有不同,我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适时调整自己的用眼习惯及改善外界的环境,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标本兼治,达到好的治疗效果。
李建良
广州医院
眼科副主任中医师
医学硕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眼科临床、科研、教学十多年,曾于中山大学眼科中心及中国人民医院进修。擅长白内障、青光眼、泪道疾病、眼部整形等手术治疗,及眼前节和眼底病的激光治疗,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阻塞,视神经病变等眼底病,及青少年近视弱视等熟练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以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参与编写专著2部,目前已在省级及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出诊安排:周一至周五全天
文/眼科李建良
编辑/宣传发展组徐心怡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