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性弄情 工而入逸——马新林的花鸟画
长年日利 马新林作
和若春风 马新林作
在当今的中国花鸟画坛,马新林是能够坚守传统同时又自出新意的优秀中国画画家之一。
马新林从小就喜爱绘画,年龄稍长,又用功于书法篆刻,并有所成。1983年,马新林参加了孙其峰教授的花鸟画学习班,得以向孙先生时时讨教。1989年,已经是高等院校讲师的马新林为了实现儿时的梦想,毅然丢弃原专业,考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尚涛教授,攻读中国画专业、书法篆刻研究方向硕士学位,兼习绘画。三年的学院生活为他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毕业时关山月教授亲手为他颁发了硕士学位证书。1994年他获得关山月中国画教学基金奖一等奖。1995年马新林正式拜孙其峰先生为师,成为先生的入室弟子,从此在尚涛和孙其峰两位先生的耳提面命之下飞速进步。马新林现为中国美协组联部主任、创作中心主任、中国美协理事、中央美院客座教授。
马新林师从孙其峰先生和尚涛先生多年,他书、画、印兼修,又勤于读书、研古、知新,深得两位先生艺术之精髓,并结合自己的笔墨基础和个性特点,不图虚名默默耕耘,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
中国的书法与绘画同源同根,正因为有雄厚的书法篆刻基础,马新林笔下的禽鸟和花卉用笔干净利落,笔力遒劲,生动优雅,从起笔至收笔,往往一气呵成,韵清而气壮,用笔之遒劲,用墨之浓淡,均能得化工之巧,在传达出花鸟绘画优美动人的同时,更能使欣赏者感受到他笔下的书写之美和抒情愉悦。
马新林花鸟作品的花树及鸟类造型十分生动活泼。他的花鸟作品在细致观察生活的同时做到了神韵传达的生动和造型用笔的精准,使得其绘画作品生气勃发,郁郁生动。闲落枝头的小鸟,徘徊花阴的鹌鹑,振翅飞翔、穿梭于花木间的麻雀和异鸟无不神态安闲,仿佛其婉转的啼鸣就在耳畔,将人带入意境丰厚的画境。
他的作品设色十分雅致富丽。与中国传统的山水绘画主要为水墨山水或浅绛山水不同,花鸟绘画对颜色的运用有着很高的要求。但中国花鸟绘画反对艳俗,尤其反对用僵死的色块破坏画境笔韵,而更加讲求娴熟笔墨基础上的略施粉黛,如出水芙蓉,天然生动。在作品中,他尽量少用红、绿一类鲜明的亮色,而多用赭、灰、橘*、橘红等色,使得画面清雅而不失富丽,素朴而不失浑厚,果、花、鸟身等偶然出现的亮色与素雅的背景花卉用色往往形成雅致鲜明的对比,使人心旷神怡,百看不厌。如《长年日利》中挂满枝头、鲜艳欲滴的荔枝自然是马新林曾经就学于广州的体会之一。
马新林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有“势”,这得力于他深厚的画面布局功夫。与传统的山水绘画相比,花鸟绘画往往显得单薄,因此画家往往在花卉的“势”上下工夫。他充分借用了书法布局中的基本规律,又精通篆刻,深谙知白守黑的艺术哲学,许多作品“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似不透风”,传达出丰富的意趣,显现出多重的神采,粗细、偃仰、穿插皆得其宜,既使观赏者获得美的感受,也使同道获得有益的启发。
马新林善于学古,善于学习前人。马新林在努力学习探索新天地的同时,还在努力向当代大师学习。他是一位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捍卫者和守望者,用默默的耕耘传承、发扬着不朽的中国书画艺术。观赏他的作品时,我常常想,画如其人,人如其画。欣赏马新林的绘画,充斥于其作品之中的苍然之质,翩然之容常常使人动容,而缣素之间,郁有生气,非笔端具造化者不能。马新林又处在一个充满创造力的年龄,他的花鸟绘画终将超越自我,进入更高的理想境界是完全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