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热!
上周六正式“入伏”,
我们也进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节。
据“广州天气”预报,
35℃的高温天至少还将持续一周。
高温天防中暑,
不少市民选择宅在空调房里避暑。
眼痛、眼干、视物模糊……
种种小毛病也随之而来。
但!可别觉得都是小问题,
很可能是眼睛发出的“求救信号”,
有人因此险些失明!
今天一一为你说清。
(图/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单眼视物模糊?
警惕“眼中风”!
俗称“中风”的脑卒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眼中风”指的又是什么?先看这个案例:
(图片来自微博)
有约君也曾为大家科普过一个案例:
50岁的阿秀(化名)从事设计类工作,时常长时间内高度集中盯着屏幕。前段时间,阿秀眼睛不舒服,看东西朦胧,因为长期用眼,她以为是眼疲劳所致,休息一下没事。
一周后,阿秀突然一只眼睛完全看不见,就医后确诊为眼中风,遗憾的是,这只眼睛的视力已无法挽回了。
像上述刘女士和阿秀的经历,
在临床上并不少见。
什么是“眼中风”?
“眼中风”在医学上称为视网膜血管阻塞,是由于视网膜的血管出现栓子、炎症等因素从而导致的闭塞。
如果阻塞的血管为静脉,则称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容易引起视力受损甚至因并发症而导致失明。
如果阻塞的血管为动脉,称为“视网膜动脉阻塞”,可以在短时间内对视细胞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一旦发病,*金救治时间只有90分钟!
遗憾的是,很多患者对这种疾病不了解,误以为是眼疲劳,而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已经死亡的视网膜神经细胞不能复活,也不能再生。
如何第一时间发现?
医生介绍,如果在无痛状态下出现单眼视物模糊;或者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视力突然下降甚至短暂失明;还有患者会出现视野缺损、视物变形。哪怕是过一会视力恢复了,也不要犹豫,要及时就医。
吹空调为何会有诱发“眼中风”?
医生介绍,夏季气候炎热,如果室内空调温度过低,室内外温差较大,当突然从室外进入充满冷空气的房间时,容易导致血管异常收缩,不仅可能会出现脑中风或心梗,也有可能因眼底血管收缩异常,从而导致“眼中风”。
案例中的刘女士还有熬夜的习惯,这也是风险因素之一。
哪些人是高风险人群?
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管壁逐渐硬化,高龄也是发生眼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但近年来眼中风发病已经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长期熬夜、情绪紧张、用眼过度的人士,如媒体从业者、工程师、IT工作者。
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基础疾病的人群。
吸烟人士: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导致血管收缩或者血管痉挛,长期大量吸烟容易引发血管栓塞。
部分患者在眼科手术中或者术后高眼压、眶内高压等情况。
夏天眼痛头痛?
查查是不是这种病
前面提到,视力下降且无痛要警惕“眼中风”,但如果时常觉得眼痛,尤其是在空调房内待了一段时间后眼眶酸痛、甚至发散到太阳穴附近也开始胀痛,还伴有恶心的感觉,但视力并未下降——此时,要警惕是眶上神经痛发作了。
医生介绍,夏季在办公室长时间吹空调的女白领、长期低头看时间用眼不当的人士,均是容易“中招”的群体。
当眶上神经痛发作时,前额部会有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这种病经常间断性一侧或双侧球周、眶周不明原因灼痛或隐痛。
如何判断是不是它在“作祟”?
大概在眉毛中内三分之一的位置,有一个眶上神经的出口,如果是眶上神经痛,在按压这个位置时,会感觉到疼痛。
如果疼痛非常剧烈,那么可能眶上神经已出现肿胀,体积变大后受到压迫而感到明显痛感。
一旦眶上神经痛发作,这个时候选择热敷,还是冷敷?这可是有讲究的。
大部分情况的眶上神经痛,可以通过热敷疏通收缩的血管舒缓症状;但如果确诊神经发生了肿胀,那应先采取适当冷敷减轻肿胀痛感。
不想被这种恼人疼痛“纠缠”,怎么做?
平时应避免头面部受寒冷刺激,在低温工作下工作的人员(如冷库工人),应注意眉骨及头面保温,一般可用干毛巾包扎眉部和头颈。
如果长时间在室内吹空调,要注意不要让空调风直吹,尽量避免室内室外过高气温差。
此外,要预防感冒,增强体质,有副鼻窦炎的情况要积极治疗,以进一步预防眶上神经痛的发生。
长期宅在空调房
应对“干眼”有招
开空调时室内的空气得不到流通,湿度降低,眼睛就很容易干涩、疲劳。
尤其是整日对着电脑的都市上班族,干眼症可是熟悉的老朋友了。一方面,屏幕蓝光会对泪膜有潜在的破坏;另一方面,人在集中注意力盯着屏幕时,眨眼频率减少也会导致泪液蒸发过快。
再加上现代生活节奏快,不少人有熬夜习惯,睡眠时间少或有睡眠障碍,都会影响自身腺体的分泌,导致干眼。
预防、缓解干眼做好这几方面
在夏季,室内要定期打开门窗通风,开空调时建议摆上一个加湿器,增加空气的湿度。
工作对着屏幕时,可垫高电脑,眼睛的视线建议比屏幕高15度,此时眼睑的开合程度较小,泪膜蒸发比较少。
如果已经出现轻度干眼症症状,可以采取适当休息、滴人工泪液等方法缓解症状,不要随意用含抗生素、激素的眼药水。
如果干眼伴有睑板腺堵塞,可用专门的热敷眼贴,加快血液循环,帮助睑板腺热敷疏通。
整合自广州日报、健康有约、科普中国
图/视觉中国、微博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