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清明节,又到了采茶的季节,因为经常要晚上手工炒茶很晚,最近文章更新的慢了很多,前几天去朋友果园帮忙干活,看到地里的紫花地丁花开正好,又拍了几张照片回来。
紫花地丁又叫箭头草,地丁、地丁草,犁头草,紫地丁,小角子花等,我这一般叫它犁头草,堇菜科堇菜属植物。但是植物学上紫花地丁和犁头草是同科同属不同的种,只是形态相似,功效相同,习惯上两者常混用,我这犁头草比较少见,《梧州地区中草药》一书中的犁头草当是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是治疗疮疖常用药,尤其适用于头面部和背部的疖肿,既可内服又可外用,多以全草入药,味苦、辛、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功效,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等。
《中药学》:地丁有紫、黄两种;紫花地丁简称地丁草,黄花地丁即蒲公英。两种地丁草均能清热解毒而疗疮肿,故在治疗疮痈肿毒时,两药经常同用。但紫花地丁清解疮毒之力较强,宜治疔肿,且解蛇毒;蒲公英消肿散结之力较大,宜治乳痈,且应用范围亦较为广泛。
《梧州地区中草药》一书里犁头草附方中有一治疗热眼上膜的,按所谓热眼上膜多指慢性结膜炎或者干眼症,患者常会出现眼睛发红、干涩、眼痒、疼痛、异物感、怕光、分泌物多、流泪等症状,眼睛有时候会感觉有一层膜,方用新鲜的紫花地丁加梅片(可用冰片代)捣烂取汁,再加青蛙胆汁调匀敷眼。方应是好方,只是生取青蛙胆未免残忍,可试用中药黄连替代,民间怪方经供参考而已。
《梧州地区中草药》一书对紫花地丁的介绍,书中验方仅供参考。
紫花地丁Violaphilippica。堇菜科堇菜属。
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叶多数,基生,莲座状;叶片下部者通常较小,呈三角状卵形或狭卵形,上部者较长,呈长圆形、狭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边缘具较平的圆齿,两面无毛或被细短毛,有时仅下面沿叶脉被短毛,花中等大,紫堇色或淡紫色,里面有紫色脉纹;距细管状,蒴果长圆形,淡黄色。花果期4月中下旬至9月。
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生于田间、荒地、山坡草丛、林缘或灌丛中。
长这么大丛的不多见
附方
1。治各种疔毒,痈疮疔肿,局部红肿热痛,或发热,舌红脉数者:金银花15g,野菊花6g,蒲公英6g,紫花地丁6g,紫背天葵子6g。水一盅,煎八分,加无灰酒半盅,再滚二三沸时,热服,被盖出汗为度。(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2。治淋巴结核:紫花地丁15克,夏枯草12克,元参9克,大贝母9克,牡蛎15克。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
3。治阑尾炎:紫花地丁、金银花各30克,连翘、赤芍各15克,黄柏9克。水煎服。(《宁夏中草药手册》)
4。治肠炎痢疾:紫花地丁、红藤各30克,蚂蚁草60克,黄芩10克。煎服。(苏州医学院《中草药手册》)
5。治黄疸内热:紫花地丁末,酒服6克。(《乾坤秘韫》)
6。治前列腺炎:紫花地丁、紫参、车前草各15克,海金沙30克。煎汤,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数日。(苏州医学院《中草药手册》)
7。治热病发斑:紫花地丁、生地各15克,赤芍、丹皮、连翘各9克,生石膏30克(先煎)。煎服。(《安徽中草药》)
8。治麻疹热毒:紫花地丁、连翘各6克,银花、菊花各3克。水煎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9。治目赤肿痛:紫花地丁、菊花、薄荷各9克,赤芍6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拍摄地点: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