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要求全国学校把疫情防控工作放在首位,维护广大师生的健康安全,坚决防止疫情向校园蔓延,采取“停课不停学”方式,开展线上教学。目前,全省中小学和高校已经开始大范围网络授课。蜗居在家的学生们不可避免地延长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家长们开始担心孩子的视力。
那么如何让孩子在完成线上学习的同时,更好地保护眼睛呢?
合理确定网上学习时间
对于家长们关心的每天在线学习的时长,教育部有明确规定:各地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要防止多重选择网上学习资源,依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指导学生合理确定网上学习时间,统筹做好各科学习资源用量用时,避免学生网上学习时间过长,坚决防止超前过快学习。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通过增大休息间隔、做视力保健操、强化体育锻炼等方式,保护学生视力,增强学生体魄,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省教育厅也指出,各地各校不得强行要求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等,防止增加学生不必要的负担。学校、教师要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现有条件,选择适当方式进行学习,尽量避免因居家学习产生家庭经济负担;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重保护学生视力。原则上,在线学习单元时长,小学、中学分别不超过20分钟、30分钟;每天在线学习总时长,小学、中学分别不超过分钟、分钟。学习单元之间至少休息10分钟,休息时学生可以进行远眺、做眼保健操、室内运动、家务劳动等活动。
爱眼护眼不放松
医院眼视光中心主任叶璐率领的专家团队建议同学们,在疫情期间要坚持科学用眼,减少视疲劳及近视发生发展。
专家提醒:疫情期间也要让孩子双眼“沐浴阳光”。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对近视预防真正起作用的是户外阳光。疫情期间,宅在家里的孩子不能外出户外活动时,可以每天尽量保证累计2小时在自家窗前或阳台上晒太阳、双眼远眺,预防近视发生。
近距离读书写字或者看视频时间过长,会导致儿童、青少年出现视物不清、重影、眼痛、眼干、流泪、眼痒、眼异物感及眼眶疼痛等视疲劳症状,严重者还会伴随头晕、头疼、记忆力下降甚至焦虑、烦躁以及其他神经官能症,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那怎么才能避免这些视疲劳的困扰呢?
专家提醒:同学们要注意正确的阅读书写姿势,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在良好的照明环境下,时刻注意“一寸一拳一尺”的正确读写姿势,握笔手指离笔尖一寸,胸口离桌一拳,书本离眼睛一尺。
同学们要尽量合理安排近距离阅读或写字的时间,连续看书、电脑、手机等30分钟,应休息或远眺10分钟。儿童、青少年为避免近视发生发展,更应注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科学选择电子产品
专家建议同学们在参加远程课堂时使用电视、电脑等刷新频率高的产品,如需完成交互式问答或作业时建议使用电脑。虽然智能手机因其便携成为家用电子产品的主流,但从减轻用眼负担方面考虑不建议作为首选。
各类电子产品在显示设置方面要调高刷新频率,显示模式以高清为准(视频的垂直分辨率超过p或p,视频的纵横比为16∶9),如夜间使用则调整亮度使其低于50%,并配备旁光源辅助照明。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观看视频、使用电子产品期间出现例如频繁眨眼、眯眼、揉眼睛或歪头等情况,要格外注意。此时应暂停使用电子产品,减少减轻近距离用眼的时间和强度,嘱咐儿童远眺或闭目休息5—10分钟后再改换学习方式,也可以完成2轮眼保健操后再继续用眼。
科学用眼预防干眼症
干眼症现已成为最常见的眼表疾病,在我国发病率高达21%—30%,涉及各个年龄段人群。由于环境污染、工作状态、生活环境、用眼卫生等问题,以及电子屏幕终端的大量应用,干眼症的发病率进一步上升。因其干涩、磨痛、痒、异物感及视力波动等眼部不适症状,使患者不能正常工作、学习、生活、运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有干眼症的学生使用视频终端产品时,阅读、书写、看手机及电脑等20分钟后,要抬头眺望6米外远方至少20秒以上。调整电脑的摆放位置和显示器角度,使眼睛与显示器之间的视角呈俯视角度,就能够减少泪液的蒸发,可以有效缓解眼部干涩。饮食要以低脂肪、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食物为主,如胡萝卜、西红柿、红枣等,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和重口味食品。同学们要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适当食用牛奶、蜂蜜等有助于预防干眼症;多饮菊花茶,菊花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它是维护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质,也是中医治疗各种眼疾的良药。本报记者郭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