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玻尿酸,很多人自然而然会想到女生日常使用的护肤品和医美注射针剂,因其在补水保湿上的出色表现,成为诸多女生在变美道路上的不二法宝。然而,玻尿酸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远比我们知道的更加广泛,并非只是女生变美的专属代名词。
玻尿酸在医学领域的最先应用
玻尿酸又称透明质酸,是人体和动物组织中天然存在的一种高分子粘多糖,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梅耶首先从牛眼玻璃体中分离出透明质酸并分析其结构。随后研究者发现,透明质酸主要分布在人体中的眼玻璃体、关节腔、脐带、血液、皮肤等部位中,起到润滑、锁水、粘弹的作用。但随着人体年龄增长,体内透明质酸的含量会不断下降,且人体合成透明质酸的能力也会减弱,而体内透明质酸含量的减少会带来关节僵化、眼花干涩、皮肤老化等问题。也正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在医疗领域尝试应用透明质酸,最先是在眼科临床治疗中应用起来。
我国目前有近1亿干眼症患者,主要原因是泪液分泌减少或眼泪蒸发过快,人工泪液是当前国内针对干眼症治疗的一线用药。而这种人工泪液又被称为玻璃酸钠(玻尿酸)滴眼液。玻璃酸钠可与纤维连接蛋白结合,通过该作用促进上皮细胞的连接和伸展。此外,由于其分子内可保有众多水分子,因此具有优异的保水性,能够改善眼部的干燥症状。除了治疗干眼症,临床上做白内障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等眼科手术时,都需要用到透明质酸纳。
随着对透明质酸研究的不断加深,如今它还被应用在骨科、运动医学、消化内镜等医学领域,透明质酸的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微生物发酵法推动玻尿酸量产及更广泛应用
除了牛眼,科学家们发现鸡冠里也含有大量玻尿酸。上世纪70年代左右,工业界开始从鸡冠中提取玻尿酸,但由于成本高昂,玻尿酸价格贵过黄金,导致当时的玻尿酸只能用于最精尖的眼科手术,甚至无法大范围临床推广使用,更不用说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了。直到上世纪90年代,国内华熙生物首席科学家郭学平博士等一批科研人员攻克了量产难题,成功研发出微生物发酵法,玻尿酸才得以产业化、规模化生产。随后,华熙生物发明“酶切法”精准控制透明质酸分子量,更是极大地拓展了玻尿酸在终端市场的应用,使其融入人们生活中的更多场景。
比如,玻尿酸在纸巾领域的应用。感冒、鼻炎……用普通纸巾多擤几次鼻涕,鼻头就会又干又红,严重的还会有刺痛感,有厂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