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首席记者郑健阳记者宁可坚
近日,31岁的深圳市民小陈因为熬夜玩手机,第二天醒来一只眼看不见了。随后,小陈医院眼科就诊,医生表示,他的眼底视网膜分支有一个动脉堵塞了,(借助仪器可以看见)视网膜有一个小的分支已经闭塞了,因此引起了下方的供血的不足。
由于供血不足下方部分开始发白
经治疗,小陈中心视力恢复为1.0,上方视野缺损也比入院时明显好转。
视网膜缺血俗称“眼中风”,时间越久越危险
缺血超过90分钟
视网膜光感受器组织损害不可逆;
缺血超过2小时
视网膜就会出现萎缩,即使恢复了血供,视力也很难恢复。
眼中风的高危对象:
1、长期用眼、情绪紧张导致眼睛处于过劳状态。
2、长期吸烟者。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引起血管痉挛、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以及血栓性闭塞,从而减少眼部血液供应。
3、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人群。
4、有冠心病、动脉硬化等基础病变的人群。
5、年龄越高的人发生中风的概率就越大。调研数据显示,50岁以上的人,发生中风比50岁以下的人要高出2~3倍。
如何预防“眼中风”?
1、心态平和,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心情
生气、发怒、情绪激动,是引起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控制情绪,保持心情舒畅能起到良好的降压作用,有时甚至比服药更重要。
2、遵照医嘱,平稳降压
降压药使用不当也可引发“眼中风”。有资料显示,3/4的“眼中风”引发因素为夜间血压过低,这与睡前服用降压药或降压药用量过大有关。
因此,高血压患者要按照医嘱服药,不要一下子把血压降得过低,降压药尽量不要放在晚上睡前服用。
3、适度运动,保证睡眠
中老年人应加强锻炼,以维持身体各种功能的正常运转。高血压患者血液循环差,静坐少动会进一步加剧血流减慢而形成血栓,发生血管堵塞性疾病。
高血压病人锻炼时间要适量,强度要适中,不宜剧烈运动。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睡眠。冬季以及季节转换、温差变化大时要注意保暖。
4、定期检查,提早预防
9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血管硬化,而眼底血管是全身唯一可以直接看到的血管。
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定期检查眼底,以便早发现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早期病变,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减轻延缓病变,避免“眼中风”。
寒冷季节这些眼疾也要注意
一是干眼症。冬天受寒风刺激,眼睛易干涩、刺痛,应多补充人工泪液,注意保湿。
二是青光眼。青光眼是以眼内压力升高、视乳头血流灌注不良、合并视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致盲眼病。特别是原发性和继发性青光眼在冬季发病率最高,这是因为气温降幅过大,会使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发生紊乱而干扰血压,造成眼压波动。
三是结膜下出血。天气变冷时血管会收缩,血压升高,若血管弹性差,容易破裂造成结膜下出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