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屏时代,眼睛干涩、酸胀、容易疲劳成为大多数人的困扰。为号召全民重视干眼这一常见高发眼病,让更多人远离干眼困扰,日前,暨南大学医院启动第二个“干眼关爱日”公益项目。
启动会现场,干眼诊疗领域专家、医院角膜眼表科主任叶健章解读爱尔眼科角膜病研究所日前发布的《国民生活方式与干眼相关性分析报告》(下称《报告》,该《报告》是目前全国最大样本量干眼大数据报告,亦是首个针对国民生活习惯与干眼的关联分析报告),并为大家普及干眼的防治。
同时,“10万国民干眼公益检查”项目也宣布正式启动。接下来,医院将作为医院,为东莞市民进行干眼公益检查。
5大生活习惯揭示干眼高发原因
《报告》显示:有“佩戴隐形眼镜1年以上”“使用眼药水3个月以上”“经常熬夜或睡眠质量差”“每天使用电子产品4小时以上”“化妆”这5类生活习惯的人群,睑板腺堵塞发生率皆超过74%。其中,有“使用眼药水3个月以上”习惯的人群,其睑板腺堵塞发生率最高,达86.1%。同时,有以上5类习惯的人群泪膜不稳定发生率也较高,均超过63%。其中,有“佩戴隐形眼镜1年以上”的人群发生率最高,达71%。
叶健章表示,临床接诊中,会遇到有些长期使用眼药水的患者出现睑板腺堵塞及干眼严重的情况。这往往是因为患者本身睑板腺就有问题(缺油),但没有做专业检查治疗,以为自己只是缺水,于是靠滴眼药水缓解,结果延误了睑板腺疾病的专业诊治;另外,眼药水中含有的防腐剂以及抗青光眼药物、抗生素等长期使用都会导致眼表毒性损伤,从而进一步加重睑板腺的堵塞及干眼。
“软性隐形眼镜因为透氧性较弱,长期佩戴影响眼表微环境,导致角膜神经异常,从而造成泪膜不稳定,也易致干眼。”叶健章建议,大家要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平时多眨眼;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眼药水;眼干眼涩人群尽量少佩戴透氧性差的软性隐形眼镜,女性尽量少化浓妆;少熬夜,保持正常作息,以此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更好地预防干眼发生发展。
爱尔眼科搭建干眼慢病防控体系
与青光眼、视网膜变性等疾病一样,干眼属于眼科慢性疾病,影响患者的视觉质量、生活品质、心理健康、工作效率,需长期、规范治疗。有研究显示,中重度患者平均治疗周期6-12个月,重度患者治疗达48个月甚至更长。
“干眼致病原因复杂,除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外,精神心理因素、环境污染、全身性疾病等都有可能引发干眼。”叶健章指出,在干眼的诊断中,准确区分干眼类型的“对症下药”非常重要。
为进一步完善干眼的综合诊断,满足患者个体差异需求,东莞爱尔眼科干眼诊疗专科技术、服务体系全面升级,并以门诊为核心,搭建了干眼慢病防控体系。包括:以独创的“眨眼操”、行业干眼科普著作《干眼勿扰》为早期预防手段;以爱尔首创的“七步针疗法”,对患者进行精准诊断、个性治疗;以干眼理疗师长期随访及定期科普来强化患者的持续治疗和家庭护理习惯,为患者提供从预防、诊治到康复的个性化干眼诊疗方案。
今年6月,东莞爱尔眼科干眼诊疗专科在第一届国际眼表及角膜国际论坛上荣膺“lipiflow热脉动卓越教学基地”,并于干眼关爱日当天正式挂牌。
市民可申请免费进行五项干眼检查
活动现场,医院针对近50名参会者开展干眼检查,包括查视力、电脑验光、泪液分泌、裂隙灯和螨虫检查等,并由眼科专家依据检查结果进行一对一问诊,帮助大家及时了解自身眼部情况,排除干眼威胁。
接下来,医院接下来将会开展“干眼公益检查”项目,年12月30日前,被干眼症困扰的朋友们可免费预约干眼五项基础检查。叶健章表示,“基于爱尔眼科在干眼诊疗领域的专业优势与技术实力,我们启动了‘干眼公益检查’项目,我们会为每一名患者进行专业的干眼科普宣教,及科学精准的检查。”
干眼是一种慢性疾病,是逐渐积累的。轻则会引起不适感,即刺激、干燥、疼痛,影响正常的生活和休息;重则会引起角膜溃疡,甚至穿孔,最后失明。所以干眼一定要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汪万里通讯员林郁珍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童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