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干眼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白内障术后干眼的诊断和治疗,看看专家共识
TUhjnbcbe - 2021/2/10 11:22:00

干眼是一类常见的眼表疾病,部分白内障患者患有干眼。白内障围手术期多种诱因可使患者泪膜稳定性下降,导致或加重干眼相关不适症状,降低患者视觉和生活质量。近期,,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共同制定了《中国白内障围手术期干眼防治专家共识(年)》,关于白内障术后干眼的诊断和治疗,共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诊断

1.症状:白内障摘除手术后干眼症状在术后1d即可出现,并约在术后1周达到高峰,随后逐渐缓解。由于术后因滴眼液*性引起的干眼症状出现时间较晚,患者可因眼部干涩、异物感、烧灼感、流泪、眼红、视力波动等多种不适再次就医。若按照术后炎性反应或结膜炎治疗,加量使用抗菌素和抗炎类滴眼液,可能无效或导致症状加重,因此对于术后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务必考虑到发生干眼的可能性,并应继续行干眼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2.体征:常规裂隙灯显微镜下检查患者的角膜、前房、人工晶状体多无明显异常,部分患者可出现结膜充血。合并睑板腺功能不良(MGD)的患者可出现睑板腺开口阻塞或脂栓、睑缘充血、眦部泡沫样分泌物堆积等。

3.干眼相关辅助检查:以泪膜破裂时间(BUT)缩短和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为重要确诊依据。此外,术后干眼患者还可能出现角膜知觉减退、泪膜脂质层变薄、泪液分泌量减少等检查结果异常。

治疗

1.人工泪液:人工泪液可帮助患者减轻症状,提高视觉效果,延迟BUT,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摘除手术后干眼最常用的药物。建议选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对于泪膜脂质层异常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含有脂质成分的人工泪液。

2.促泪液分泌药物:地夸磷索钠滴眼液可通过激活结膜上皮细胞和杯状细胞P2Y2受体,促进干眼患者自身分泌泪液及黏蛋白,同时对泪膜起到稳定作用,对术后干眼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抗炎药物及免疫抑制剂:低浓度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有助于减轻手术引起的炎性反应,可能对白内障摘除手术后干眼起到治疗作用。对于炎性反应严重的患者,使用0.05%环孢素A也有助于改善术后干眼症状。需要注意的是,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作为术后常用抗炎类滴眼液,可导致角膜上皮损伤愈合减慢,甚至引起角膜融解,因此对于合并干眼的患者应结合个体病情谨慎使用,尤其应避免单独使用。

4.其他药物:干眼治疗中可加入促进上皮修复的药物,如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凝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维生素A棕榈酸酯凝胶等。此外,对于严重干眼或人工泪液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眼部使用自体血清,其对角膜上皮具有良好的修复作用。

5.非药物治疗:对于使用药物治疗后干眼症状难以缓解的患者,可考虑行泪点栓塞;对于合并角膜损伤者,可依据病情选择使用湿房镜或保护性角膜接触镜;对于术后合并MGD的患者,可行睑缘清洁、热敷、按摩及光动力治疗等。对于术前合并干眼的患者,待手术原因引起的干眼得到良好控制后,可按照常规方法长期维持干眼治疗。

以上内容摘自: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组.中国白内障围手术期干眼防治专家共识(年)[J].中华眼科杂志,,57(01):17-2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内障术后干眼的诊断和治疗,看看专家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