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曾经在《人间词话》中引用三首词中的名句来比喻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王雪峰对医学的热爱与执着追求正是如此。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少年时代,王雪峰看到体弱的母亲求医问药的艰难,有了做一名优秀的医生的理想。年9月,怀揣着为母亲和更多患者治病的初心,寒窗十载、苦读多年的王雪峰将高考志愿填满了“临床医学专业”,如愿以偿考入了锦州医学院,从此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独自扛着行李、拎着脸盆前来报到的他,从小县城一路走到繁华的锦州城到学校。从看到校门上镌刻着“辽西省立卫生干部学校”的几个大字开始,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
尽管后来他多次东渡日本、远赴欧美学习深造,但在王雪峰的心中,大学时代的*金岁月始终雕刻在脑海深处,成为一道道记忆年轮。可亲可敬的老师、同学让他把一段温暖的青春记忆永远留在了他心灵深处,也让重情重义的他把一生的事业与眷恋都留在了这片沃土之上。
青年时代的王雪峰志存高远、聪明勤奋。他不仅天赋高而且十分刻苦,并担任年级学生会副主席、学生总会学习部长,是让老师和同学竖起大拇指的好学生。
“大学时的很多老师都非常值得敬佩,他们人格高尚、知识渊博、勤勉敬业,不仅是我学业上的启蒙人,更是我人生的好导师。”在王雪峰的心中,始终感恩大学时光遇到的老师们。
他回忆起这样的两件往事:一次上解剖课,同学们都跃跃欲试,纷纷想象着自己成为一名医生为患者做手术的场景,但到了实验室解剖间,扑鼻而来的却是一股让人忍不住流泪的福尔马林味道……长期吸入福尔马林对人体有害,但实验室的老师好像对福尔马林“免疫”,为了更好地讲解和演示,他甚至连口罩都没有戴,讲授得格外认真细致。老师告诉他们,标本很难得,我们要对得起大体老师为医学做出的贡献。简短的一句话让同学们肃然起敬,实验室里静悄悄的,每个人都在认真地听老师讲解,似乎也忘了刺鼻味道的困扰了……
还有一件往事,那是在大四进入临床学习时,有一次上消化内科实习课,老师带领他们实习小组进入病房。在老师讲解、患者讲述病史和症状后,六名同学依次为这位患有肝硬化的黑瘦患者进行了查体。细心的他发现,每一次摸到明显增大的肝脏,患者的脸上都会出现不适的表情。后来他们才知道,为了上好这堂带教课,老师向患者做了很多工作,才让他们这群实习生能够亲手实践。
老师的付出与努力、患者的理解与奉献,让彼时风华正茂的王雪峰直观感受到了医学事业的崇高,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医者的责任与情怀,更加坚定了他的选择。
除了学业的精进,在美好而难忘的大学生活里,王雪峰还收获了宝贵的爱情。大二时的“山楂树之恋”,虽然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但他与心中的白月光女孩儿怀着对医学同样的热爱,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留校,还一起拿到了年级2/3的奖学金,后来他们携手相伴,收获了一生的甜蜜爱情,也为他们各自的事业发展注入了无穷的动力。这一段“最浪漫的事”一度被传为85级佳话。
大学时代,坚定了王雪峰的理想和追求。在母校的精心培育下,踌躇满志的他带着激情与梦想,满怀信心奔赴未来。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年,在锦医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两年后,王雪峰顺利考入了中国医科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跨声门癌的临床与病理研究。
硕士研究生期间,他专注科研,纵使“高手”如林,但他依旧以优异的表现成为同学中的“科研明星”,他对头颈肿瘤的病理学与分子生物学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首次在国际上从肿瘤基础到临床系统地研究并论述了该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及其临床特点,得出了对医学肿瘤基础及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结论,该科研成果获得了年度日本第一制药医学奖、年度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和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他的求学生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多年后王雪峰回忆说,这首周恩来总理东渡日本求学时写下的诗,在他同样求学日本时给了他很多的激励。
年,正在攻读中国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的他受日本*府资助,赴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部附属病院大学院研究课学习,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日本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师从日本著名医学教授、头颈外科专家小宫山庄太郎教授,在他的指导下进行临床与基础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彼时的王雪峰将优秀与勤奋一同带去了日本。学习期间,他几乎每天都是早晨天不亮就到了实验室,凌晨时分才回宿舍。他的研究课题《喉头癌におけるcyclinD1の发现》在日本耳鼻咽喉科学会第12回九州连合地方部会学术讲演会暨回福冈县地方部会(.9)进行演讲,受到日本同行的一致赞誉和好评。他撰写并发表的《咽头癌、上腭癌におけるp53の发现とアポトーシス》《喉癌的p53表达与放射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获日本平成九年度文部省研究基金,平成九年度福冈县对癌协会研究基金,研究结果发表在日本学术界最有影响的两种杂志上。因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勤奋努力和贡献,受到日本*府及其学术团体的表彰,获得了日本国际耳鼻咽喉科学会研究助成金。
抑制不住内心澎湃的家国情怀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年7月,博士毕业后的王雪峰一刻不停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回到了母校的工作岗位上,把所学知识和技能毫无保留地应用于祖国,奉献给患者。
年,锦州地区爆发了禽流感,接到防控任务的他带领两支医疗队冲在了第一线,克服种种困难,想尽各种办法,控制住了病*传染,圆满地完成了防控任务。他努力钻研业务,利用自己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肿瘤及鼻内窥镜外科的专长,开展了喉癌的近全喉切除——发音重建术、声门癌前联合窗式切除术、鼻肿瘤切除——额瓣修复全鼻再造术、下睑肿瘤切除——鼻中隔粘骨膜瓣移植术、鼻内窥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术及脑脊液鼻漏修补术、萎缩性鼻炎的鼻腔缩窄术、鼻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等复杂手术。出门诊、做手术、搞科研、查房、授课、带教,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这是王雪峰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写照。他执着热爱着医学临床和科研,即使是因为工作需要组织安排他承担管理工作期间,他也从未离开过一线临床和科研工作。
他因工作出色收获了各种荣誉:他先后获得辽宁省医德医风先进个人、辽宁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锦州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锦州市青年科技先锋、锦州市杰出青年医生、锦州市十大优秀青年、医德医风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员等二十余项荣誉称号。在每一项荣誉的背后,都写满了王雪峰日复一日、风雨无阻的奉献与付出。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如何衡量一个人事业是否成功?要看他能为别人为社会奉献什么?对于一个医务工作者,什么是最重要的?就是为患者解除病痛。这是王雪峰从医多年的感悟。
始终奋战在医疗一线的王雪峰的心里装着患者,面对患者时脸上总是挂着温和的笑容。在忙碌而紧张的临床工作中,王雪峰的脑子里没有杂念,心里惦记的全是患者的病情。本着对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无论是高难度手术还是普通的门诊手术,他都会反复仔细论证,考虑患者实际情况,他尽最大可能把所有的风险化解在手术前。他对患者一视同仁,不厌其烦地一次次耐心讲解病情,用通俗的语言解释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一次媒体对由空鼻症引发的医患纠纷报道引起了王雪峰的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