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儿哥
中医认为,肝阳上亢、心肾不交、心脾两虚、心胆气虚和脾胃不和等原因,皆可引起失眠。一定要辩证取穴施灸,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1
肝阳上亢型
肝阳上亢型的失眠病人,除了以失眠为主症以外,还会伴有烦燥易怒,头晕头痛,有的人还会觉得胸和肋骨两侧胀满。
太溪、大敦
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有滋补肾阴的作用,在内踝和跟腱后缘的中点凹陷处。
大敦穴是肝经的穴位,在大脚趾指甲旁约0.1寸的位置,也就是靠近第二脚趾的大脚趾指甲根部稍后一点。
艾条温和灸,每次每穴灸20分钟左右即可。
2
脾胃不和型
脾胃不和型的失眠,往往是因为饮食不节制,消化不良,从而出现了“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现象。这种类型的失眠病人,睡觉时总感觉胃难受,胃里嘈杂不舒,有时还伴有嗳气、吞酸水,这种情况下入睡就很难,容易导致失眠。
中脘、内庭
中脘穴在肚脐和胸骨剑突连线的中点处;
内庭穴在脚面上,处于第二、三脚趾趾缝的纹端,它是个健胃化食的穴位。
两穴均可艾条温和灸,每次每穴灸20分钟左右即可。中脘最好进行隔姜灸,每次灸5-7壮即可,严重者可灸9壮。
3
心脾两虚型
心脾两虚的失眠患者,多表现为面色苍白,而且很容易体倦乏力,睡觉时多梦,而且很容易醒,有的还伴有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的症状。这些症状都是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导致的。所以选穴时要选可以健脾养心、益气补血的穴位。
神门、三阴交
神门穴在手腕横纹靠近小指侧的腕屈肌腱的凹陷处,神门穴是心经上的一个原穴,能安神养心。
三阴交在脚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的位置,三阴交是足太阳脾经上的穴位,又因为此穴是脾经、肾经、肝经交会之处,因此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有安神之效,可以帮助睡眠。
两穴均可艾条温和灸,每次每穴灸约20分钟即可。也可用小艾炷直接灸,每次最少灸三壮。
4
心肾不交型
心主火,肾主水,正常情况下,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如果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关系,就称为心肾不交。
心肾不交型的病人除了失眠症状外,一般还会表现为心烦,多梦,心悸,遗精等。还有的患者表现为舌头红、眼睛红,患者还会自觉手心发热,但脚是凉的,还有就是夜尿增多。
大陵、涌泉
大陵穴在腕橫纹的中点处,此穴是心包经的原穴,主治失眠、心绞痛等病症。
涌泉穴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灸涌泉有散热生气的作用,是治疗失眠常用的穴位。
两穴均可艾条温和灸,每次每穴灸约20分钟即可。大陵穴也可以用小艾炷灸,每次灸三壮到五壮。涌泉穴也可在临睡前用温和灸或者随身灸施灸,一般施灸中会犯困,困了就直接睡觉,也不限于标准时间。
5
心胆气虚型
心胆气虚型的失眠患者,胆子很小,容易惊醒,平时遇事也容易受惊胆怯;伴有心悸和气短的症状。有的患者面色苍白好头晕目眩,而且容易感到疲乏无力。
神门、丘墟穴
神门穴的位置,上文已经讲过了。
丘墟穴在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神门是心经的原穴,和胆经的原穴丘墟穴配合灸疗,能够很好地治疗心胆气虚导致的失眠。
两穴均可艾条温和灸,每次每穴灸约20分钟即可。
因为失眠都是在晚上发生的,所以治疗失眠可以选择晚上进行艾灸。需要注意的是,做艾灸的时候,睡觉前一定要确定已经灭火,以免酿成火灾。
罐儿哥中医经络穴位内部培训视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